我国现存在中医、西医两种医学体系。由于两者对于人体生理、病理的认识不同,治疗疾病的观念与方法各异,所以构成了中医与西医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。我们只有按照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来认识问题,才能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。中医与西医之间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,所以不能把一方作为评价另一方的标准。
中医与西医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。安全有效、有利于人们长久地获得健康,这才是我们选择中医抑或西医的标准。当然,能够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快捷的疗效是我们进一步的追求。
天地之间人何以生
人是从哪里来的,对于这个问题曾经引起世界范围的探索,进而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说法。
信仰《圣经》的人认为,人是上帝造的,先有了亚当,后来又从亚当的肋骨培育出夏娃,在伊甸园里产生了人类的后代。
中国曾经有过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,认为女娲一口仙气把泥人吹成了真人。
那么,产生于几千年的中医学是怎么认识的呢?
中医学不愧为最早的人类医学科学,完全没有上帝造人、神仙造人的说法,而是按着自然界自身发展的思路来解释人类诞生的原因的。
中医几千年之前的经典著作《内经》就明确地说:“人生于地,悬命于天,天地合气,命之曰人”。也就是说,人体虽然生活在地上,但是他的生命一刻也离不开天上的空气。人如果不呼吸,马上就会死亡,所以古人把去世叫做“咽气”。也有的说,人的死亡是“没气了”。一个朝代即将灭亡的时候也可以形容为“气数已尽”,不可挽救了。
人生一口气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的呼吸,重视气,而对于心跳的认识则相对次要一些,这是中医与西医不同的地方。在气与血的关系中,气属于主动的动力部分,血属于相对安静的部分。中医学认为,血液的流动要靠气的推动。气行则血行,气滞则血瘀;气虚的时候,无力推动血液运行,血液也会瘀滞。
自然界里的气不是固定不变的,而是流动的,是有温度变化的。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日月星辰的旋转。因此,有太阳的时候,气温高;没有了太阳,气温就降低。春天的气温暖,夏天的气炎热,秋天的气凉爽,冬天的气寒冷,气是一直在变化不停的。
中国古人很善于观察,也很善于总结。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四季的划分,而且又把四季进一步细化为五天为一候,三候为一气,十五天一个节气;六气为一季,把全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。在春秋战国之前,人们就重视建立日历。“授民以时”是历代君王的重要职责,违背了农时就无法取得人民的信任,政权就不牢固。
中国的农历很重要,二十四节气来得早与晚,不仅与农作物生长有关系,中医学认为与人体的疾病发生与否,以及发生什么病都有密切的关系。
非常了不起的是,中国的农历很注重远期预测。夏至的时候,还没有数伏,正是酷热难耐的时候,古人就知道“重阳必阴”,因为日晷的影子已经到了最短的时刻,马上就要发生转化了,因此就发出来第一份阴气增长的预报:“夏至一阴生”。
冬至的时候,刚开始数九,天气最冷的时刻即将到来,然而,阳气已经萌动,日晷的影子已经达到了最长,此后必将一天一天地缩短,所以又发出来一份阳气增长的预报:“冬至一阳生”。
古人靠着多年的客观观测得出来阴气、阳气变化的规律,且年复一年,屡试不爽。
既然人是自然界自身发展而形成的,那么人体也要按照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节律。知道这种变化规律,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就能保持健康,防止疾病。否则,逆时而动就有可能生病、短寿。
《内经》说:“人以天地之气生,四时之法成”,讲的就是人体与自然界阴阳变化的密切关系。
人体出生之后,要靠自然物质的补充与营养。人必须不断地与自然界交换物质,方能维持生命的状态。古人称之为“天食人以五气,地食人以五味”。
天的五气就是风、火、湿、燥、寒;这五气构成了四季自然气候的主要因素。
地的五味就是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。此五味是一切食物的基本要素。
五气入鼻,藏在心肺;五味入口,先入肠胃。五气、五味可以代表对人体有益的万物。
人的生存离不开五气与五味,离开了五气与五味人的生命就停止了。因此说,古人对于自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,即所谓“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”。也就是说,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,才能生得自由,活得滋润。如果人不能顺应自然,不能从自然界不断获取物质,人的生命就结束了。
古人把气看得很重要,认为“气聚则生,气散则亡”。具体到身体的内部,气的内容则进一步丰富起来。比如,把人划分为有形的物质与无形的功能,两者之间的关系叫做形与气的关系。一个人只有形和气相对平衡,才是健康的。如果一个人过于肥胖,一动就气短,没有气力,活动不灵便,中医学称之为“形盛气衰”;如果一个人过度消瘦,虽然力气不小,行动灵活,但是不丰满,甚至是皮包骨头,就叫做“气盛形衰”。
在气与形的关系之中,气为阳,形为阴。
身体里的气进一步细化,根据其所分布的部位不同、作用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名称,这就有了肺气、心气、肝气、脾气、肾气、胃气、宗气、营气、卫气等不同的称谓。(摘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曹东义主编《中医知识普及读本》)